被诱骗签了合同怎么样办辞职手续
被诱骗签了合同后,想要办理辞职手续,你仍然需要遵循普通的辞职步骤:
1.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辞职意愿,并尽可能以书面形式提交辞职申请。
在申请中,可以简要说明被诱骗签协议的状况,但这不是辞职手续的必要环节,只不过为后续可能的法律纠纷留下证据。
2.根据公司规定或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完成辞职前的交接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等待用人单位的辞职审批,并办理有关的辞职手续,如工作交接确认、辞职证明开具等。
4.假如在办理辞职手续过程中遇见用人单位的阻挠或不合理需要,可以寻求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的帮忙,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签了合同离职的法律规定
找法网提醒,关于签了合同后离职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的是《中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1.《中国劳动法》第31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用人单位”。
这一规定赋予了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且这种权利是绝对的,无需任何实质条件,仅需履行提前公告的义务即可。
2.劳动合同法也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公告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3日公告用人单位,同样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类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离职步骤。
被诱骗签协议离职要赔偿吗
被诱骗签协议后离职是不是需要赔偿,这取决于具体状况。
1.假如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提前公告用人单位并办理辞职手续,是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
2.假如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服务期或保密事情等特定条件,且劳动者在辞职时违反了这类约定,那样用人单位有权需要劳动者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尤其是当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成本并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时,双方可以约定服务期。
假如劳动者在服务期内违反约定辞职,就需要根据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超越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成本。
4.《劳动法》第102条也规定,假如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情,对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在被诱骗签协议的状况下,假如劳动者可以证明我们的辞职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且未对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那样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